发布时间:2024-12-18 08:31:11被阅览数:266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陈爱民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强国之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红色档案蕴含丰富的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全面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间的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以及重要途径等,进而提出了新时代如何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以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实践路径。
关键词:红色档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红色档案开发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无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工程[1]。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红色档案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精神财富和价值追求。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这些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源,可以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依托红色档案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维护主流价值观、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现实需要,又是发掘档案文化功能、彰显档案事业使命担当的题中应有之义[2]。探究红色档案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关联,对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 红色档案资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
1.1 红色档案资源在培育公民国家观念、民族认同、历史记忆中的价值
红色档案真实记录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生动展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深入发掘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可以加强对党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培育公民的家国情怀,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档案资源为例,它们翔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伟大历程,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红色档案作为国家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所承载的党和国家发展历程,对于准确认识国家前进方向、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四个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教育引导群众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念。
1.2 红色档案资源在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价值
红色档案形成于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反映了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革命文化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3]。充分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可以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时代价值,用革命文化滋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昂扬斗志。此外,红色档案中还记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这些事例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例如,雷锋日记等档案资料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境界。利用这些资料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培育时代新风、引领社会风尚,为全社会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2 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
2.1 红色档案资源作为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总体思想、观念体系,决定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红色档案见证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是党的理论创新、价值观培育、意识形态建设的生动实践。首先,红色档案记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其次,红色档案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档案所记载的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红色档案资源承载着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宝库,将其转化为意识形态话语和教育载体,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 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红色档案是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资源,其中包含了大量珍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如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央重要会议的文件资料等。这些集中反映了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历史进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通过系统梳理开发,可以形成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主线、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脉络的红色档案精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红色档案还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在红色档案中,可以看到党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体现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格;可以看到革命先辈为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还可以看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
2.3 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全社会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文化熏陶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风尚”。红色档案正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生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红色档案还原了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革命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培育了一批坚定信念、品德高尚的革命者。红色档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的传承,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镜鉴。创新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讲好红色故事,对于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新时代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3.1 提升红色档案开发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档案资源开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此,首先要做好红色档案资源的整理开发工作。应组建专业团队,完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标准规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反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点档案,系统梳理红色档案的历史脉络,深入挖掘并提炼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思想价值。同时,应坚持分众施策,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开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教产品,通过小切口、微视角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不断提升红色档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还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红色档案开发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运用大数据、VR、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新场景。
3.2 创新宣传教育手段,构建多元传播格局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和新方式,加强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红色档案的思想内涵,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档案资源的展示利用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景实境相呼应的立体化宣教格局。线上,要用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微视频、动漫、VR作品等,实现优质内容的多渠道呈现;线下,则可通过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创新体验式、互动式参观模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场景设计,让观众身临其境,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同时,整合利用各类红色场所、红色景点,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特色红色研学、红色体验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引导价值认同,实现优质内容的多元化传播。
3.3 发挥多方力量协同,形成开发利用合力
红色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配合。要加强政府的统筹领导,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整体布局,以及地方党史和文化宣传“十四五”规划,确保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要牢固树立“大档案”观念,以开放共享理念为指导,促进党史部门、档案部门、博物馆、高校等多方携手合作,建立健全馆际交流合作、区域协作、跨界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等机构的作用,开展对口合作,开拓教育服务新领域。鼓励和支持更多民间力量参与红色档案资源的征集、整理和利用工作,汇聚起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3.4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化红色档案内涵
当前,虽然已有诸多学者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在红色档案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关联、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深化规律性认识,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全局出发,深刻把握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系统阐释红色档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明晰新形势下红色档案资源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社会共识等重大问题。同时,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从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探究档案资源转化为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的路径,为丰富完善档案宣传教育手段、构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传播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全面了解各地红色档案资源状况及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地域特色积极探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实践路径,不断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方雯灿,刘越男.面向多元场景的红色档案资源利用需求分析[J].山西档案, 2024(1): 57-63.
[2]倪丽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公民国家记忆培育[J].档案学研究,2022(4):10-16.
[3]文婷钰,耿志杰.习近平文化思想下红色档案文化建设的逻辑、意义与实现进路[J].山西档案,2024(2):77-8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共党内廉洁政治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XDJ007);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立德树人要求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LSZ060),“立德树人要求下‘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LSZ109),“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SZ040);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特色优势交叉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航天红韵——航天品质与桂林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研究”(项目编号:TS2024651)。
【作者简介】陈爱民(1977—),男,汉族,湖南新宁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