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档案的革命传统教育实践与方法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8 08:23:37被阅览数:288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公亚丽

  摘要:红色档案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新时代呼唤创新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形式和方法路径,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档案的独特育人优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利用红色档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阐释了红色档案展陈、教学、宣传、文创等方面的实践形式,并着重探讨了沉浸式教育、融媒体传播、跨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四种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实践;方法创新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加快,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真实记录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展现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感人故事,蕴含着激励人民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只有创新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实践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3]。通过发掘红色档案背后的奋斗故事,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过程,将极大地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利用红色档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

  1.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档案真实记录了一代代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事业的不懈追求,能引领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家国情怀。红色档案中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公仆情怀,是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奋斗精神,对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

  红色档案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坚定理想、执着信念、优良作风。而红色档案所具有的史料价值、信息价值恰恰能够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丰富资源和真实依据。利用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源,可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传承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崇高品格,弘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革命传统,传承革命老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1.3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而档案记录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史料。高校要充分利用馆藏的红色档案资源,将其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将“档案+党课”作为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形式,引导师生从档案中重温党的光辉历程、领悟党的初心使命、感悟党的伟大精神。同时,红色档案蕴含着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对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有裨益,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1.4 推动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诉求

  新时代赋予红色资源新的内涵,要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精神食粮。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档案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大有可为。一方面,要加强对红色档案的抢救、征集、保护、整理,打造集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档案资源库,充分挖掘红色档案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另一方面,要创新红色档案传播利用的方式方法,推动红色档案从静态的历史凭证变为可听、可看、可感的精神力量,还要注重对红色档案的价值提炼和理论阐释,让红色档案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焕发光彩。

  2  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

  2.1 红色档案展陈实践

  展览是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是主题鲜明的专题展。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围绕特定主题,挑选红色档案串联展示,突出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内涵。二是情境再现的综合展。运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再现重大革命历史场景,渲染革命氛围,还原革命故事,发挥红色档案的感染力。三是互动体验的数字展。利用AR、VR等技术手段,开发红色档案数字展馆,创设沉浸式、交互式的观展空间,让观众在虚拟空间“穿越”回革命时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程。

  2.2 红色档案教学实践

  红色档案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四史”教育,能让单纯的历史叙述变成鲜活的革命故事。一是将红色档案纳入高校思政课程和教材体系。发掘、挑选能够体现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的红色档案,将其融入相关课程案例库,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学资源。二是开设红色档案特色课程。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开设以红色档案为主要教学资源的选修课、通识课,讲述革命历史中的动人故事。三是将红色档案融入“四史”教育。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引入红色档案史料作为佐证,增强历史叙述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2.3 红色档案宣传实践

  利用红色档案讲好革命故事,用革命精神感召当代青年,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创新宣传方式,让红色档案“活起来”。一是举办红色档案宣传活动。如举办红色档案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引导大众采用艺术化方式表现红色档案内容;举办档案开放日、国际档案日、“四史”教育主题日等活动,引导公众走进档案、了解档案。二是建设好红色档案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多渠道、常态化宣传红色档案,营造学习红色档案的浓厚氛围。三是深度挖掘红色档案背后的感人故事。围绕重要历史节点、重大事件,选取典型红色档案,撰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文章,吸引大众关注。四是打造红色档案精品力作。充分利用红色档案素材创作反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图书、电视剧、音频、短视频等作品,增强红色档案的艺术感染力。

  2.4 红色档案文创实践

  文创产品有着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各级档案部门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红色档案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用新颖的表现形式传播革命文化。一是挖掘红色档案IP,设计研发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从红色档案中提炼革命元素、英雄人物形象,开发设计文具、服饰、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等,让革命形象具象化、立体化、鲜活化。二是举办红色档案文创大赛。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等为主题,面向大众征集文创作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档案文创开发。三是打造红色档案文创品牌。整合提炼红色档案,以系列化思路设计开发文创产品,集中展示特定革命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四是加强红色档案文创推广。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文创产品销售专区,在电商平台开设文创产品专售店,拓宽文创产品的传播渠道。

  3  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方法创新探索

  3.1 打造沉浸式教育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沉浸式、体验式成为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各档案部门应该顺应数字化潮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沉浸式场景再现的方式,让红色档案“活起来”,吸引当代青年走近红色档案、感悟革命历史。一是开发红色档案VR展示系统。利用VR技术开发革命历史场景展示系统,使青年群体戴上VR设备后可身临其境地“走进”历史,与革命情境产生互动。二是开发红色档案AR互动平台。利用AR技术,将红色档案图文资料、视听资料与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形象相结合,青年群体利用移动设备扫描触发,便可看到栩栩如生的历史情境。三是开发红色档案MR交互系统。利用MR混合现实技术,让青年群体在现实空间中与革命历史形成交互,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场景、体悟革命精神。

  3.2 强化融媒体传播

  当前媒体形态日新月异,传播方式多元多变,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创新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利用融媒体优势推动教育效果最优化。一是讲好红色故事。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音频、短视频等方式生动讲述红色档案中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用鲜活的党性教育吸引当代青年。二是举办红色档案融媒体展览。统筹运用文字、图片、视频、VR等手段,以沉浸式、全景式的形式呈现红色档案,让观众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教育。三是创作红色档案融媒体作品。以红色档案为基础创作具有时代特色、贴近青年话语体系的融媒体文创作品,如动漫、漫画、纪录片、广播剧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基因传递给青年一代。四是建设红色档案融媒体平台。整合红色档案资源,建设集展示、检索、互动、创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档案融媒体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3.3 推动跨学科融合

  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学科视角难以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必须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档案学要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等多学科跨界融合,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为革命传统教育注入新活力。一是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成立由档案学及其相关学科专家、教师等组成的红色档案革命传统教学研究团队,集中力量开发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案、教学资源。二是开展跨学科协同攻关。针对红色档案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不同学科优势,跨学科协作攻关。三是推进跨学科教学实践。将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引入红色档案教学,拓展教学内容和手段。四是构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搭建跨学科的红色档案教育研究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对话碰撞,在交叉融合中催生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3.4 开展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指从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开展探究活动,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项目成果的教学方式。将红色档案革命历史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一是开展红色档案整理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档案的征集、整理,在与档案零距离接触中了解档案背后的革命故事,感悟档案的珍贵价值,在亲身参与中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开展红色档案编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红色档案的编辑研究,围绕重要革命历史题材、重要革命人物开展选题研究,撰写革命历史档案文章,在研究过程中领悟革命精神。三是开展红色档案宣传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红色档案宣传活动,如参与校史馆讲解、红色微视频创作等,在宣传革命历史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四是开展红色档案创意项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红色档案为灵感进行动漫、游戏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在创意实践中领会革命传统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施威岑,周林兴.档案讲好党故事:可行性、能动力及路径选择[J].山西档案,2022(4):64-68,54.

  [2]孔晓晓.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策略[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6-32.

  [3]文婷钰,耿志杰.习近平文化思想下红色档案文化建设的逻辑、意义与实现进路[J].山西档案,2024(2):77-83.

  【作者简介】公亚丽(1990—),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