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5 08:28:26被阅览数:13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作者:衢州市档案局 衢州市档案馆
《关于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的意见》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后,浙江省“两办”印发的关于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构建的“1588”体系进一步明晰了浙江省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的目标要求和使命任务,为新时代浙江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必将进一步激发全体档案干部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衢州市档案部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坚持学深悟透、先行先试,发挥特色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强省建设中当先锋、走前列,为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贡献衢州力量。
以智能监管平台升级改造为依托,加快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的根本保证。衢州市牢牢把握“档案工作姓党”政治属性,充分发挥党办统筹协调作用,加大档案工作智能监管力度,着力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党办负责、一体联动”党管档案工作新机制。一是强化档案责任制落实。严格落实党管档案政治责任,加强市委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推动市委常委会每年研究档案工作不少于一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协调处理属地档案工作重大事务和重要事项。持续推进档案工作纳入地方综合考核,聚焦考准、考严、考实,坚持“定性+定量”“常规工作+创新工作”“基本分+加扣分”,迭代完善市级机关部门和县(市、区)档案工作考核机制,层层压实档案工作责任。二是推进机制常态化运行。切实加强档案工作行政推动力,建立完善档案工作机制,推动实现办局一体、局馆协同、市县联动。建立局馆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局馆联席会议、市委办档案监督管理处负责人列席市档案馆馆务会议等形式,局馆共同研究全市档案工作重大事项,推进具体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市级机关部门档案工作协作运行制度,将全市机关单位分为6个协作组,每组由市档案局、馆的2名业务骨干担任联络员,督促指导机关单位落实档案工作任务、加强档案规范建设。建立市县档案工作联系制度,明确每名市档案馆领导联系一个县(市、区)档案馆,指导业务工作开展、协调困难问题解决、督促重点工作落实。三是加强档案数字化监管。深入实施数字档案馆升级改造项目,优化完善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推动档案局、档案馆、档案室业务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强化档案核心业务指数化监管,有效推进档案馆、立档单位档案管理活动规范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快构建以档案智能监管平台为中心的档案工作整体智治体系,实现档案重大任务“一键智达”、核心业务“一体协同”、工作指数“一屏掌控”。
以“杜立特行动大救援”档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全力打响档案文化特色品牌
档案文化资源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的内生动力。衢州市深入挖掘“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特色文化资源,展示档案文化独特价值,为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往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加强征集保护,厘清历史渊源。衢州市各级档案部门通过发布征集公告、启动征集项目、实地走访探寻等方式,持续加强“杜立特行动大救援”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目前已形成档案资料1600余件,建成主题纪念馆2家,举办专题展览10余场,受众达5万余人。江山市档案馆先后将1942年4月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上起飞的照片、救援者后代前往美国参加70周年纪念活动的机票护照等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并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前往飞行员降落点挖掘飞机残骸,陆续搜集到1号机、3号机、5号机、14号机等飞机的残片,目前已收藏相关档案500余件,是全国范围内馆藏“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相关档案最丰富的档案馆。二是聚焦共建共享,形成工作合力。衢州市档案部门立足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参与省“杜立特行动大救援”档案工作专班和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大力开展“杜立特行动大救援”遗存保护开发利用,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活动,进一步讲好“杜立特行动大救援”衢州故事、扩大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由闽浙赣三省相关档案馆、研究会和救援者后裔等组成的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研究联盟,推动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互补的共赢局面。三是激活档案资源,扩大传播效应。衢州市档案馆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参与“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改造提升,打造全球唯一全景式反映“杜立特突袭”及后续救援行动的主题纪念馆,目前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1.3万余人,其中境外游客130余人,举办纪念性活动4场。江山市档案馆参与布置的“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江山民众营救杜立特行动飞行员事迹陈列”展,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首部反映“杜立特行动大救援”本土历史研究之路的纪录片《寻找“杜立特”》于2024年4月18日全球首映。杜立特江山营救主题情景剧《一碗鸡蛋面》,生动展示了江山民众当年拿出最珍贵的食物招待美军飞行员的感人故事,让历史从档案里“走”出来、“活”起来。
以新馆建设为契机,优化提升档案开放共享水平
走向开放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的必由之路。衢州市充分利用档案馆新馆优越条件,加大档案开放审核力度,深化档案服务便利化改革,精心打造特色展览、编研精品,推动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利用体系。一是大力推进档案开放审核法治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开放审核领导小组,依法建立完善馆藏档案开放工作各项制度,完善档案开放审核区域功能建设,探索建立计划引导、内外结合、保管单位和档案形成单位紧密协同的档案审核工作机制。强化档案开放审核智能鉴定,压紧压实初审、复审、复核等环节各方工作责任,严格把关延期开放档案审核,着力提升各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率,为档案利用共享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大力推进档案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加快推进档案公共服务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健全一网查档、掌上查档和电子出证等管理服务机制,持续优化档案利用环境,简化档案利用程序,加大推广应用查档直通车、“浙里档案”等网上、掌上查档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加大数字资源整合力度,推动档案馆与民生档案形成部门建立档案资源协查合作机制,进一步整合涉民档案查档窗口,提升档案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大力推进档案编研展陈多元化、可视化。深挖馆藏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事件,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档案编研展陈精品,打造更多可分享、可体验、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利用语音图像识别、虚拟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让档案说话、让历史发声,把档案馆打造成为社会公众获取集体记忆的独特空间、文化地标。
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锻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档案人才是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因素。衢州市以档案技能提升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场馆、人力资源优势,探索建设规范化、集成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为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包含教学组织、学员管理、后勤保障、考核评价等在内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档案教育培训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分类管理原则,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全国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员、从事档案外包服务的人员及职业院校学生等提供专业化的档案教育培训。搭建智能培训平台,推进教学管理一体化,实现学员报到、考勤、评教、考核评估等全流程的闭环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二是优化课程设置,提升集成化水平。深入推进“分层分级分类教育”理念,根据档案事业发展需求、学员需求、行业需求,开展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聚焦实操能力提升,开设档案信息安全、档案馆(室)基础业务、电子档案管理、项目档案管理等课程,探索“点餐式”培训模式,实行“一班一策”个性化教学。充分利用衢州市档案馆库房、业务和技术用房、对外服务用房等优质资源,设置实务操作、实践互动、数字体验、实景观摩、用品展示“五大功能区”,着力提升档案培训的系统性、实操性、针对性,满足各类单位不同层级的培训需求。三是建强师资力量,提升专业化水平。建立完善培训师资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吸纳省市县档案局、馆的领导和专家、国家级和省级档案“三支人才队伍”人员、高等院校教授讲师等资源,为各层次、各专题的培训项目储备师资力量。同时,探索建立机关单位、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模式,推进科研创新与档案实践相融合,实现资源有机结合、优化配置,以教学、科研、实践促进档案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责任编辑: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