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17:19:33被阅览数:111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瑞环
馆长送“福”活动 陈 浩 摄
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在首个“非遗版”春节之际,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亲身感受这里浓浓的文化年味。在二层大厅,一首欢快的《春节序曲》洋洋盈耳,将春节喜庆的氛围直线拉满。大厅内人头攒动、喜气洋洋,一条长龙般领福袋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将现场气氛烘托得更加“热辣滚烫”。
馆长送“福”、“乾隆的祈愿”特展、“五福”集章打卡活动……聚焦弘扬春节文化,一史馆深入挖掘明清档案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花式“整活”为这一古老节日注入源源不绝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档案馆里赏年俗、品年味、体验年文化。
将“福”字带回家
活动当天,一史馆馆长王鸿运将一个个特别定制的福袋送到观众手中,将一份份来自一史馆的新年祝福传递给公众。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原创的福袋,均取材于馆藏档案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5位皇帝的御笔。
拿到福袋的观众脸上洋溢着喜悦,不仅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寄托着对新一年的无限期望。“我早上八点半就过来了,在馆里转了半天,刚好赶上馆长送‘福’活动。拎着这份沉甸甸的福气,就像收到来自几百年前的祝福,不仅年味更浓,仪式感也更足,希望能将福气种进我们的生活和未来里。”“趁着孩子放寒假,我专门带她过来参加这个活动,顺便感受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领‘福’字外,我还带她打卡了档案馆的各个角落,收获满满。”“我是一名业余的文史博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很喜欢来这个地方。去年就参加过馆长送‘福’活动,今年的‘福’字做了一些创新,将蛇年福气Buff加满!”“我是北师大历史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之前常来这里查资料,一直觉得这里是一个相对庄严肃穆的公共场所,没想到今天开门迎接八方来客,真的非常开心。”
……
在这一活动中,年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观众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不仅感受到了档案文化的魅力,也成为“福”文化的传承者。一史馆工作人员介绍,馆长送“福”活动从2024年就启动了,当时挖掘了5位皇帝汉文的御笔“福”字,这次则加入了满文“福”字,形成了“满汉合璧”。不仅如此,还从馆藏溥仪全宗里挖掘出来储秀宫的春联,制作成了“瑞凝三秀草,春入万年枝”的对联免费送给观众。
最是文化能致远。馆长送“福”活动让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打开方式”,不仅成为一史馆的特色文化品牌,也成为新晋的“流量密码”。以明清档案为桥梁,打造“福”文化IP,将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精神需求连接起来,不仅是档案为民服务的生动缩影,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力的弘扬。
穿越时空的新年祝福
与馆长送“福”活动同步进行的,还有“乾隆的祈愿”特展。特展集中展出了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嘉庆四年(1799年)间,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64件元旦开笔。
隔着玻璃柜,一件件开笔作品安静陈列,那些承载着美好祈愿的吉字,让每一个沉浸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遥远时空的祝福。“元旦开笔是一种好寓意,是帝王对一个国家的美好祝愿,从中能读出乾隆皇帝初登宝殿时的意气风发和临终时的英雄迟暮。”“展览让我大饱眼福,深切感受到了古代的‘皇家年味’。”“听说这64件元旦开笔是第一次展出,我专门和家人过来,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每年的心愿都是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不论是皇帝的祈愿,还是普通群众的祈愿,都是人们对团圆、慈孝、和谐、平安和幸福的朴素追求。”“所愿必遂,所求必成,原来皇帝也有心事啊。最后几年的字迹特别像当年我上课时打瞌睡做的笔记。”现场观展群众纷纷点评。
展览的影响力还辐射海外华人。为了参观本次特展,青年学者仇乙彤和吕思凝专程从英国飞回北京。“从上大学开始,我就是一史馆的‘常客’,这里的查档经历在我的学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已获得伦敦大学学院终身教职,长期从事清史研究,还面向学生开设了《清史》《全球经济史》等课程。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看到了明清历史档案在纠正学生认知偏差、传播真实中国历史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乾隆的元旦开笔将成为中华文化多元包容的生动佐证,期待一史馆推出更多更精彩的展览。”仇乙彤告诉记者。
为了让无法到场的网友一睹乾隆皇帝真迹,一史馆官方视频号开设了两场线上直播,讲述60多件元旦开笔背后所蕴藏的真实历史故事。另外,精心设计满汉文合璧的“福”字印章和明信片,免费提供给集章爱好者收藏。
一场场丰富文化盛宴的背后,是热气腾腾的服务温度。“我们的很多工作‘passion’都来自和群众的互动,比如‘皇史宬’微信公众号后台经常收到‘希望一史馆设计一款建馆百年纪念明信片’之类的留言,借着此次活动,我们顺势设计推出明信片。另外,市民需要持‘领福券’才能排队领福袋,为了满足他们完整保存票根的需求,工作人员验证时选择不撕副券,而是用荧光笔做标记。”工作人员介绍。
在档案馆过年,不仅将春节过出了新时尚,也对春节“文化年味”作出了新诠解。年味渐渐浓郁之时,一史馆正在探索用更多新奇有趣又富有内涵的文化体验不断打开与群众的新连接:围绕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重要馆藏开展社教活动、推出更多富有创意和生命力的文创产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2月6日 总第4246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