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2 17:14:48被阅览数:174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杂志 原创 郭硕楠 吴建华
聚焦现实需求,提升档案专业化人才数智素养。在数字经济发展、全社会数智转型背景下,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对档案人才的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档案专业人才供给应当顺势而为,以满足社会现实发展需求和就业市场大环境为重要前提。这要求一方面,加快数智型人才培养以开辟档案高等教育新进路。以数据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提升档案学师生数据素养和技术水平;以计算档案学课程建设为重点,厚植档案学师生档案数据化管理和数据档案化治理专业能力,适应档案数据转型对档案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完善复合型人才培育以释放档案职业教育新动能。随着2021年“首席数据官制度”的设立和2023年“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兴起,档案职业发展迎来新定位,技术型、管理型、业务型综合能力成为档案从业者基本职业素养。例如,档案数据要素化将档案管理的协同场景从数据管理向财务核算和法律合规拓展,这对档案管理主体的技术水平、跨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与业务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档案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管理、产业经济运行等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是档案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构件;档案工作团体标准的编制、发布对相关人员标准化管理专业技能与专业领域背景知识掌握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要统筹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激发档案科技人才驱动新优势。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人才教育要以科技发展为牵引,提高创新能力。档案主管部门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创造性,以全国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牵引,打造面向档案科研创新、业务探索、技术攻关的主力军。响应“全会”要求,既要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又要打造“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探索制定档案青年科技人才选拔与扶持计划、创新档案科技人才奖励与评价机制、推进跨学科引进和培养档案科技人才等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