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弹一星”精神照耀前行道路——包头市青山区档案馆联合举办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报纸展

发布时间:2024-11-14 18:25:54被阅览数:210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档案馆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地区光荣历史和伟大成就,传承赓续“两弹一星”精神,让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10月1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委宣传部、乌素图街道主办,青山区档案馆、包头建筑工程协会协办,“筑牢国防意识 厚植爱国情怀——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报纸展”在长征社区举办。“全国最美集报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理事申雨林为活动提供“两弹一星核潜艇”专题报纸75份。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颗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我国首颗代号为“邱小姐”的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也是中华民族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我国在没有任何资料、任何外部力量帮助的前提下,以惊人的速度研制出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两弹一星”。中国第一颗原子因此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的名字——争气弹。1966年中国第一颗核导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在西方国家眼中,“两弹一星”是科学的奇迹,更是不解之谜。

  此次报纸展集结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关于“两弹一星”的报道,从研制核武器的重大意义,到前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再到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犹如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的精神,诉说着新中国 75 年来核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60年来,“两弹一星”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心间,也在更多领域得到赓续诠释。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青山区档案馆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发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作用,努力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让档案力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位更为凸显、作用更加突出。